《权臣手札》转载请注明来源:共享小说网gxxs.cc
入夜起风,秋雨淅沥,昏黄柱灯下,桓权跪坐于竹席之上,手捧《春秋》,正襟危坐,诵读书册,织布机唧唧作响,一下又一下在暗夜中分外清晰。
“权儿,《春秋》有言:‘忠,德之正也;信,德之固也;卑让,德之基也’,你为母亲解之。”
“是。此言出自《春秋·文公篇》,是穆伯出使齐国时,楚国与齐国重修旧好的象征,告诫后人,治理国家需要团结外援,与邻国修好,保卫社稷宗庙,要符合忠信卑让的道理。”
桓权一一为母亲解答,回答结束之后,桓权垂下头,态度恭敬谦卑,对母亲道:
“孩儿薄见,请母亲伐正。”
桓母并未停下手中纺织事宜,只是看了一眼桓权,道:
“你既知忠信卑让的道理,就该知道侍君以忠,待友以信,对理以诚,待长以卑。不可因出身大家而生出骄纵之心,忘却圣人之道,你如今已入了太学,母亲已没什么再教你的了,只望你勤学好问,切莫沾染浮华轻薄之气,否则便是辜负为娘一片苦心。”
“是,孩儿受教。”
桓权垂首称是,屏息凝气,对于母亲的教训不敢出一言,全然不似白日谢弼面前那般怡然自得。
“药已经熬好了,喝完药早些回去睡吧。”
“是。”
桓权看着潘妈妈端来的药,看了一眼母亲,接过药盏,未有片刻犹豫,一饮而尽。
桓母停下纺织,来到桓权面前,从桓权手中接过药盏,让潘妈妈先退下,一时之间,屋子中只有那烛火摇曳,桓母和桓权的影子交叠在一处。
“权儿,你莫要怨恨母亲,当年母亲亦有不得已之处。”
“母亲放心,孩儿都明白,孩儿从未怨恨母亲,纵使当年母亲并非情非得已,母亲能让我走这一条路,孩儿仍是心存感激的。”
桓母长叹一声,原有千言万语此刻也说不出,只是拍着桓权的肩,道:
“去吧,别太劳累了。”
“是。孩儿告退,还请母亲安歇。”
桓权对母亲叩拜之后,方才起身离去。
桓母看着桓权离去的背影,眼中流露着关切和担忧,对着服侍自己日久的老仆,道:
“这样,是不是太对不起孩儿了?”
“夫人当年也是不得已,公子会理解的。”
“权儿一向懂事……我只是有些犹豫罢了,如今顾氏已亡,确实没有让权儿再着男装的必要了,二公子是个厚道人,他必然不会亏待权儿的,只是……”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